- 資金需求令企業望而生畏
- 市場推廣遇瓶頸
物聯網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物聯網以互聯網為基礎,是繼互聯網之后又一個給全球信息產業帶來巨大變革的技術,它的科技價值和經濟價值不容小視,自去年8月溫家寶視察無錫物聯網中心后,物聯網在我國迅速升溫,各地紛紛上馬物聯網項目。
然而,在眾多的物聯網項目中,大多數是由政府立項出資的。據了解,5月18日,國內首個“物聯網產業基金”在無錫成立,首期出資10億元,計劃規模50億元。面對巨大的資金需求,很多企業也是望而生畏。據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3至2009年的7年時間里,有遠望谷、戈德利邦、久遠新方向、西安富士達、秀派電子、鼎識科技、達華智能等企業在開發物聯網項目上獲得了公開的風險投資,其中遠望谷、久遠新方向、鼎識科技更是獲得多輪融資。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物聯網由政府出資,當物聯網不斷推廣和普及后,又有多少企業可以出資投入到物聯網項目?更何況物聯網進入市場后,要面對眾多企業和個人,高額的成本便會嫁接到企業和個人身上,這樣會使物聯網的市場推廣遇到瓶頸,市場規模很難擴大,物聯網的應用會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如何招架物聯網的高成本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