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子專區論壇 - ADALM2000實驗:Hartley振蕩器
振蕩器有多種形式。本次實驗活動將研究Hartley配置,該配置使用帶抽頭的電感分壓器來提供反饋路徑。
2025-04-11
-
Wi-Fi 7頻率控制核心密碼:三大關鍵器件深度解析
本文詳細介紹了Wi-Fi 7技術及其頻率控制的重要性,探討了自動頻率協調(AFC)、多鏈路操作(MLO)和4K正交調幅(4K QAM)等技術如何進一步增強Wi-Fi 7性能。文章指出Wi-Fi 7的卓越性能建立在高精度頻率控制硬件之上,并介紹了ECS Inc.提供的Wi-Fi 7系統所需的晶體、振蕩器和電感器等關鍵元件,分析了這些元件在發揮Wi-Fi 7潛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2025-03-29
-
在發送信號鏈設計中使用差分轉單端射頻放大器的優勢
傳統的射頻 (RF) 發送信號鏈通常使用數模轉換器 (DAC) 來生成基帶信號。然后,使用射頻混頻器和本地振蕩器將此信號上變頻為所需的射頻頻率。射頻 DAC 技術取得進步,現在允許直接以所需的射頻頻率生成信號,從而顯著簡化射頻發送信號鏈的設計和復雜性。
2024-11-19
-
適合汽車設計需求的精密計時裝置
用于汽車應用的新型時鐘發生器簡化了時序架構,同時通過針對整個時鐘生成信號路徑的內置故障監控機制將功能安全開發時間縮短了六周。時鐘片上系統 (ClkSoC) 將 MEMS 諧振器、振蕩器和先進的安全機制集成到單個封裝中。
2024-10-14
-
在使用快速共模和隔離探頭進行浮動測量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使用一個小型電池振蕩器(基于 LTC6907),它連接到 Mosfet 的漏極,從而提供測量所需的共模電壓變化。該振蕩器板具有 SMB 輸出,但我們將把電纜直接焊接到板上以進行此測試。差分測量是振蕩器的輸出,即 2V 電平信號,它與 Mosfet 的切換不同步。首先,我們使用與之前相同的 4 厘米長的電線測量此信號。
2024-09-15
-
低抖動差分時鐘:賦能AI時代光網絡精準同步
差分晶振是一種有源晶體振蕩器,通過將晶體振蕩器中的振蕩信號分成兩個相位相反的輸出信號,并通過差分放大電路進行放大和處理,產生穩定的差分輸出信號。差分晶振具有較好的抗干擾能力,能提供更穩定、更精確的時鐘信號,廣泛應用于通信網絡、數據中心、汽車電子、工業自動化、測試測量、醫療設備等領域。
2024-06-06
-
脈沖產生電路之多諧振蕩器
脈沖產生電路的原理是利用觸發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的正反饋作用,當輸入脈沖出現時,觸發器的狀態會發生改變,從而產生一個有限寬度的輸出脈沖。常見的單穩態觸發器包括555定時器和觸發器。其工作原理是當輸入脈沖出現時,555定時器會將電容器充電并存儲能量,當電容器達到預設閾值時,輸出端會發出一個有限寬度的脈沖信號。
2024-02-18
-
鎖相環路構成與工作機制
通過環路濾波器轉化為壓控電壓加到壓控振蕩器上,使壓控振蕩器的輸出頻率Vout逐步同步于輸入信號Vin,直到兩個信號的頻率逐漸同步,相位差也在測量誤差范圍內,那么整個系統就穩定下來了。
2024-02-01
-
使用數字電位器構建可編程振蕩器的簡單方法
數字電位器(digiPOT)功能多樣,應用廣泛,例如用于濾除或生成交流信號。但是有時頻率必須能夠有所變化,并根據應用需求調整。在此類設計中,支持通過適當的接口調整頻率的可編程解決方案極為有用,在有些情況下非常有助于開發。本文介紹一種簡單易行的可編程振蕩器構建方法,其中振蕩頻率和幅度可以通過使用digiPOT來彼此獨立地調節。
2024-01-16
-
了解并盡量減少抖動對高速鏈路的影響
通過為系統組件確定步調,時鐘振蕩器為現代電路提供定時。隨著系統速度提高到數百 MHz 或更高,這些時鐘必須更快并具有極低的抖動,通常低于 100 飛秒 (fs),以保持系統性能。這些時鐘還必須長期保持低抖動規格,且不受溫度和電壓的影響。
2024-01-12
-
MCU 中的內部振蕩器調整
由于其缺點,MCU 中的內部振蕩器配備了微調其頻率的機制,與樂器不同。這通常是通過微型電容替換盒調整振蕩器 RC 電路中的電容來完成的。
2023-11-20
-
隔離式 DC-DC 轉換器
電路的實際測量結果為 250 kHz。R3 的值可能會變化,并且可能需要端接至 VDD 或接地,插入 R3 是為了調整振蕩器跳變點,以便在 U1A 的輸出端提供 50% 占空比波形,并在 U1B 提供其補充波形。該方波及其補碼連接到IXDD404SI(4Amp 雙柵極驅動器)的 INA 和 INB 輸入。
2023-11-05
- 精度/成本/抗干擾怎么平衡?6步攻克角度傳感器選型難題
- 高精度電路噪聲飆升?解密運放輸入電容降噪的「三重暴擊」與反殺策略
- 激光器溫度精準控制,光纖通信系統的量子級精度躍遷
- 0.15%精度革命!意法半導體TSC1801重塑低邊電流檢測新標桿
- 從單點突破到系統進化:TDK解碼傳感器融合的AI賦能密碼
- 強強聯手!貿澤攜TE用電子書解碼智能制造破局之道
- 共模電感選型要點及主流品牌分析
- 解碼 | 研華嵌入式核心優勢,以Edge Al驅動機器視覺升級
- 空間感知雙雄對決:位移的微米級追蹤 vs 陀螺的毫弧度角速度比拼
- 人體數據的"毫秒翻譯官":生物傳感器如何破譯生命體征密碼
- 工廠走廊的"AI保鏢":多模態感知如何終結AMR碰撞危機
- 貿澤聯合ADI 和 Amphenol 發布全新電子書,探索電動汽車和航空業未來發展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