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kc8ii"><menu id="kc8ii"></menu></abbr>
  • <input id="kc8ii"><tbody id="kc8ii"></tbody></input><table id="kc8ii"><source id="kc8ii"></source></table><kbd id="kc8ii"></kbd>
    <center id="kc8ii"><table id="kc8ii"></table></center>
  • <input id="kc8ii"></input>
    <abbr id="kc8ii"></abbr>
  • <abbr id="kc8ii"></abbr>
  • <center id="kc8ii"><table id="kc8ii"></table></center>
    <abbr id="kc8ii"></abbr>
    你的位置:首頁 > 電源管理 > 正文

    比比看,兩種逆變電源的控制方式誰更優?

    發布時間:2013-12-10 責任編輯:eliane

    【導讀】近年來瞬時反饋控制方式被廣泛研究,多種各具特色的實現方案被提出,其中三態DPM(離散脈沖調制)電流滯環跟蹤控制方式性能優良,易于實現。本文將電流型準PWM控制方式和三態DPM電流滯環跟蹤控制方式進行對比,分析比較其動態和靜態性能,并給出具體實現電路及系統仿真結果。看看兩種控制方式誰更優?

    電流型雙環控制技術在DC/DC變換器中廣泛應用,較單電壓環控制可以獲得更優良的動態和靜態性能。其基本思路是以外環電壓調節器的輸出作為內環電流給定,檢測電感(或開關)電流與之比較,再由比較器的輸出控制功率開關,使電感和功率開關的峰值電流直接跟隨電壓調節器的輸出而變化。如此構成的電流、電壓雙閉環變換器系統瞬態性能好、穩態精度高,特別是具有內在的對功率開關電流的限流能力。逆變器(DC/AC變換器)由于交流輸出,其控制較DC/DC變換器復雜得多,早期采用開關點預置的開環控制方式,近年來瞬時反饋控制方式被廣泛研究,多種各具特色的實現方案被提出,其中三態DPM(離散脈沖調制)電流滯環跟蹤控制方式性能優良,易于實現。本文將電流型PWM控制方式成功用于逆變器控制,介紹其工作原理,與電流滯環跟蹤控制方式比較動態和靜態性能,并給出仿真結果。

    三態DPM電流滯環跟蹤控制方式

    電流滯環跟蹤控制方式有多種實現形式,其中三態DPM電流滯環跟蹤控制性能較好且易于實現。參照圖1,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檢測濾波電感電流iL,產生電流反饋信號if。if與給定電流ig相比較,根據兩個電流瞬時值之差來決定單相逆變橋的4個開關在下一個開關周期中的導通情況:ig-if>h時(h見圖1,為電流滯環寬度,可按參考文獻[1]P64式5?2選取)S1、S4導通,UAB=+E,+1狀態;ig-if-h時S2、S3導通,UAB="-"E,-1狀態;|ig-if|h時S1、S3或S2、S4導通,UAB="0,"0狀態。兩個D觸發器使S1~S4的開關狀態變化只能發生在周期性脈沖信號CLK(頻率2f)的上升沿,也就是說開關點在時間軸上是離散的,且最高開關頻率為f。

    仿真和實驗表明,iL正半周,逆變器基本上在+1和0狀態間切換,而iL負半周,逆變器基本上在-1和0狀態間切換,只有U0過零點附近才有少量的+1和-1之間的狀態跳變,從而使輸出脈動減小。

    電流型準PWM控制方式

    比比看,兩種逆變電源的控制方式誰更優?
    圖1:三態DPM電流滯環跟蹤控制方式 
    [page]
    綜合常規PWM單、雙極性工作方式的優缺點,并借鑒滯環控制技術,得到改進的電流環控制電路如圖2。S3、S4基本上以低頻互補,S1、S2以高頻互補方式工作。其基本工作原理:

    (1)ig正半周,即ig>0時
    比較器CMP1輸出高電平,S3一直關斷。
    時鐘信號CLK的上升沿將觸發器RS1置1,S1、S4導通,S2關斷,UAB為+E,iL按式(1)上升
    M1=diL/dt=(E-U0)/L       (1)
    當iL升至if>ig時RS1翻轉,S1關斷、S2導通,UAB為0,iL按式(2)變化
    M2=diL/dt=-U0/L       (2)

    若U0>0,則iL下降,至開關周期結束;而若U00,則iL繼續上升,此時可能出現三種情況:
    ①if上升率小于ig,則if相對于ig下降至開關周期結束;
    ②if上升率略大于ig,開關周期結束時if大于ig而小于ig+h,則下一個開關周期仍保持該狀態(UAB為0);
    ③若if升至ig+h,則CMP3翻轉為1、將RS3清零,S4關斷,負載通過D2、D3續流,UAB為-E,iL按式(3)下降至開關周期結束。if的峰值不大于ig+h
    M2=diL/dt=-(E+U0)/L        (3)

    (2)ig負半周,即ig比較器CMP1輸出低電平,S4一直關斷。

    時鐘信號CLK的上升沿將觸發器RS2清0,S2、S3導通,S1關斷,UAB為-E,iL按式(3)下降。

    當iL降至if時RS2翻轉,S2關斷、S1導通,UAB為0,iL按式(2)變化:若U0,則iL上升至開關周期結束;而若U0>0,則iL繼續下降,此時也可能出現三種情況:
    ①if下降率小于ig,則if相對于ig上升至開關周期結束;
    ②if下降率略大于ig,開關周期結束時if小于ig而大于ig-h,則下一個開關周期仍保持該狀態(UAB為0);
    ③若if降至ig-h,則CMP4翻轉為1,RS3清零,S3關斷,負載通過D1、D4續流,UAB為+E,iL按式(1)上升至開關周期結束。|if|的峰值不大于|ig-h|,即|ig|+h。

    可見,這也是一種三態工作方式:iL與U0同相時,逆變器工作在PWM方式,在1狀態和0狀態(或-1狀態和0狀態)間轉換;二者反相時,滯環才起作用,它使逆變器在1,0和-1三種狀態間轉換。

    比比看,兩種逆變電源的控制方式誰更優?
    [page]
    靜態性能的比較

    以某逆變器為例,分析和比較上述兩種控制方式下的動態和靜態性能。電路參數:E=180VDC,L=1mH,C=20μF;調制頻率為f;輸出:U0=115VAC、fo=400Hz;額定負載:1kVA電流和電壓反饋系數分別為0.4167和0.25;電壓調節器為PI型:放大倍數Ap=13?5,時間常數τ1=0.27ms;

    表1為不同負載和不同調制頻率下U0與基準電壓Ur的靜態誤差和U0的THD。

    比比看,兩種逆變電源的控制方式誰更優?
    表1:不同控制方式下的穩態性能的比較
    比比看,兩種逆變電源的控制方式誰更優?
    圖3:起動及突加突降負載動態響應過程
     
    (a)三態DPM電流滯環跟蹤控制方式
    (b)電流型準PWM控制方式
     

    靜差定義為:比比看,兩種逆變電源的控制方式誰更優?,式中U01是U0基波份量有效值,Uon為輸出電壓額定值。
    [page]
    分析表1及仿真波形(略),發現:

    (1)調制頻率f較低時,電流型準PWM波形失真較嚴重,但其THD隨f升高而迅速減小。
    (2)功率開關管在電流型PWM方式時的平均開關頻率高于滯環方式,這意味著前者的開關損耗較大。
    (3)電流型PWM方式下,諧波分量集中在調制頻率及其整倍數附近,而電流滯環跟蹤控制方式下UAB的諧波比較平均地分布在較寬的范圍內,調制頻率較低時容易產生較大的噪音。
    (4)輸出電壓靜差基本不受電流跟蹤方式、調制頻率影響,主要取決于電壓調節器參數,也受主電路參數影響。

    動態性能的比較

    由于開關點的離散性,DPM電流跟蹤控制方式在控制電路中引入了一個時間常數為1/f的等效純滯后環節,對閉環系統的穩定性和動態性能有不利影響。圖3為起動及負載變化時兩種控制方式下的電感電流iL和輸出電壓U0仿真波形。可見,PWM方式下的動態性能較好,特別是調制頻率較低時,差別更明顯。但隨著調制頻率的提高,滯后時間常數減小,滯環方式的動態性能明顯改善,接近于PWM方式。

    改變PI電壓調節器參數(減小放大倍數或增大積分時間常數)可以改善動態響應的穩定性、減小動態壓降,但又將增大靜態誤差,即重載時的電壓降落,延長調節時間。換言之,在達到同樣動態性能的前提下,電流型PWM控制方式允許較大的放大倍數或較小的積分時間常數,從而獲得更好的靜態性能。

    結語

    三態DPM電流滯環跟蹤控制方式實現簡單,開關損耗較低、失真較小。電流型準PWM控制方式可以獲得較好的動態性能,特別是系統穩定性及較小的輸出電壓降落,電路實現比較復雜,適于調制頻率較低或逆變器輸出濾波電感L、電容C較小的情況。而調制頻率較高時,三態DPM電流滯環跟蹤不失為一種簡單而性能優良的控制方式。

    相關閱讀:
    工程師推薦:一種并聯諧振逆變電源設計
    http://www.77uud.com/power-art/80021863

    推薦:一款簡單的逆變電源電路設計方案
    http://www.77uud.com/power-art/80021711

    大師手筆!教你如何消除推挽逆變器中漏感尖峰
    http://www.77uud.com/gptech-art/80021876
    要采購開關么,點這里了解一下價格!
    特別推薦
    技術文章更多>>
    技術白皮書下載更多>>
    熱門搜索
    ?

    關閉

    ?

    關閉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国产高清中文欧美|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中文v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中文|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最近更新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人妻|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好看的中文字幕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50岁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区|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欧美日韩v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丝袜熟女国偷自产中文字幕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