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由于電池的短壽命,設計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移動性。因此,電源線仍必須連接裝置電網以獲得必要的能源或者來給電池充電。然而,感謝現在的電子設備對低電源的需求,這樣就使得驅動他們的無線功能成為可能。這個設計理念描述了一個將無線能量傳輸到多于10CM的距離上的低電源設備的簡單途徑。這個設計是當工作在13.56mhz上時使用感應諧波耦合原理。該系統包括射頻功率發射機和射頻功率接收器。
圖1:包含一個13.56-MHz的振蕩器的傳輸電路
圖1展示了包含一個13.56-MHz的振蕩器的傳輸電路。包含一個CMOS 4069變極器的振蕩器使用從9v的電池得到的電源來獲得寬電壓擺動。振蕩信號隨后通過一個由兩個小信號MOSFETS組成的推挽輸輸出級來在輸出線圈處獲得足夠的電流。最后,輸出信號通過一個已經整合了一個線圈和一個已調諧至13.56兆赫的60-pF可變電容器的串聯諧振LC電路的手段來對外界進行廣播。
圖2:包括了一個已協調到13.56MHZ的載波頻率的LC網絡的接收器電路
圖2顯示了包括了一個已協調到13.56MHZ的載波頻率的LC網絡的接收器電路。它包括一個線圈和一個與線圈并聯的60-PF可變電容器。一個全橋整流器由4個矯正射頻功率的二極管1N4001組成。矯頻效率大約是50%。想要達到3.3 v的輸出電壓的需要一個通過線圈的引腳的9V的點對點的交流電壓。一個分路調節器整合了一個3.3V齊納二極管,這個二極管可以提供超出3.3v的電壓鉗位來防止由于距離產生的功率級別的變異。最后,在全橋整流器后面的一個1-nF的電容器用來減弱電源供給。
如果你的運用需要更遠的距離,作為一項改進,您可以將電源增加到15V來在發射機線圈處得到一個更大的電壓擺動。這里十分感謝CMOS工藝振蕩器設計使用。另外,在發射器和接收器上設計一個較大的線圈天線可以幫助增距離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