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有機EL(電致發光)屏具有加載電壓后有機材料本身發光的特點,被公認為是智能手機等產品新一代屏幕的主流技術。去年12月,日本宣布了開發出新材料的消息,現在,OPERA以有機EL新材料的實用和量產化為目標展開了新的行動…
液晶的接班人——有機EL屏幕的新發光材料已經登場。這種材料解決了有機EL耗電量大、成本高的課題,被公認為是智能手機等產品使用的新一代屏幕的主流技術。具有加載電壓后有機材料本身發光的特點。
與必須使用背照燈才能顯示的液晶屏相比,有機EL屏不僅圖像清晰,而且更容易實現薄型化。未來,可彎折的產品也有望投入實用,可應用于智能手機、電視、照明等諸多用途。 現在,有機EL屏已經得到了智能手機等部分小型產品的采用。例如,韓國三星電子將為NTT DoCoMo面向夏季商戰推出的新款智能手機“GALAXY S4”配備支持高清影像顯示的5英寸有機EL屏。
![有機EL新材料:成本更低、發光效率更高](/editorfiles/20130606133940_9689.jpg)
圖1:有機EL新材料:成本更低、發光效率更高
然而,與市場熱切的期望相悖,現如今,真正采用有機EL屏的手機,還僅限于大力宣傳高畫質的部分高端機型。在大屏幕市場上,有機EL還沒有表現出取代液晶的普及勢頭。其原因在于成本高和耗電量大。
九州大學最尖端有機光電子研究中心(OPERA)取得了一個突破。該中心是九大率京都大學、奈良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松下、日本顯示器、三菱麗陽等27家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共同設立的產官學合作團隊。 加盟該中心的大學和企業發揮各自在材料、器件、商品化技術經驗等領域的強項,在開放的平臺上,實施著從基礎到應用的一系列研究。與“日本國家隊項目”有著異曲同工之妙。2012年12月,OPERA宣布了開發出了劃時代新材料的消息。
新材料的特點是發光效率高,把有機EL材料加載電壓時產生的電能轉化成光能的效率接近100%,成本則不到原來的10分之1。 如果投入實用,制造出的屏幕除了顯示性能好、薄、柔軟之外,還能減少耗電量和成本,正可謂終極屏幕。使用這樣的屏幕,可以生產出價格便宜、畫質好,而且待機時間長的智能手機。
新型有機EL材料對比現有材料的區別
現有的有機EL材料包括兩類,加載電壓后發光時間短的“螢光材料”,以及發光時間長的“磷光材料”。而OPERA開發的發光材料,稱得上是繼二者之后的“第3類發光材料”。
三類材料發光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在正極與負極之間設置厚度約為100納米(納為10億分之1)的發光層,向發光層加載電壓。這樣一來,正極將發生帶正電荷的“空穴”,負極將發生帶負電荷的“電子”。 在二者相互吸引,相互結合之后,發光材料將進入具有高能量的“激發態”。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到激發的發光材料會逐漸釋放能量,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其間,發光材料將釋放出光和熱。其中的光以圖像等形態進入我們的眼睛。
螢光材料與磷光材料相比,熒光材料成本更低,但發光效率差。加載電壓產生的電能中,只有25%能夠用于發光。剩余的75%則轉化成熱能釋放,因此,電池很快就會耗盡。 磷光材料能夠把電能100%用于發光,能夠把螢光材料轉化成熱能舍棄的75%的能量全部轉化成光能。發揮轉化功能的,是作為添加材料使用的“鉑、銥等稀有金屬”(OPERA的安達教授)。
但這些稀有金屬價格貴,而且分布不均,采購也不穩定。大量使用難免會增加成本和穩定生產方面的風險。現在,磷光材料的成本還極其高昂,是螢光材料的10倍以上。 螢光材料與磷光材料各有所長,都缺乏決定性的撒手锏。這樣下去,有機EL的競爭力很難超過液晶。
OPERA開發的是無需使用高成本的稀有金屬,即可實現高發光效率的材料。通過改進分子構造,即便不使用稀有金屬,該材料也可以把以熒光材料以熱能形式釋放的75%的電能轉化成光能。 開發過程歷盡艱辛。OPERA的安達教授說,第3類材料的原理“早已有之,而且寫進了教科書。算不上新鮮玩意兒”。然而,實現不使用稀有金屬,仍可實現高效發光的分子構造卻并非易事。為此,“(研究人員)從零開始重新審視了作為發光材料的有機物的構造”。
[page]
由碳、氧、氫等元素構成的有機物的分子構造種類近乎無限。OPERA在開發過程中,試制了大量分子構造各不相同的材料。經過不懈地研究,終于發現了不使用稀有金屬,而且發光效率高的構造。 通過反復對構造進行微調,使用綠色發光材料的有機EL屏試制品的發光效率創下94%的紀錄,逼近了100%。現在,以有機EL新材料的實用和量產化為目標,OPERA又展開了新的行動。
![為實現新材料的實用化而設立的有機光電子實用化開發中心](/editorfiles/20130606134527_2473.jpg)
圖2:為實現新材料的實用化而設立的有機光電子實用化開發中心
在2013年,OPERA還計劃創辦以提升新材料性能為志向的開發型風險企業。 開發低成本、高發光效率有機EL材料并不只是OPERA。現有有機EL材料的最大生產商——出光興產同樣不遺余力。 與OPERA一樣,出光興產的目標也是在不使用稀有金屬的前提下,使容易轉化成熱能釋放的75%的能量轉化成光能。該公司技術的特點是在提高發光效率的同時,基本可以沿用現有螢光材料的原子構造。“實現的方式是在螢光材料與負極之間增加特殊的有機物層”(出光興產電子材料部主任研究員熊均)。
因為使用的是現有材料,這種材料具有實用化簡單的優點,但課題也不少。最明顯的便是能源損耗大。理論發光效率雖然比現有螢光材料高出25%,但也僅為40%,與OPERA實現的94%相比,還不到后者的一半。
有機EL新材料或成反擊韓國企業的強力武器
日本企業原本走在有機EL屏研發的前列。但現在卻甘拜韓國企業的下風。正如開篇介紹,除了三星為高端智能手機采用之外,在大型電視領域,韓國LG電子也已經從1月開始少量生產55英寸產品。
為了發起反擊,日本各大機電企業如今也在推進有機EL屏的商品化。在1月于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家電展會“消費電子展”上,索尼和松下各自展出了分辨率是高清4倍的56英寸“4K”電視試制品。索尼、東芝、日立制作所的中小型屏幕業務合并公司——日本顯示器也在4月開發出了面向智能手機、支持高清顯示的5英寸試制品。
有機EL的“第3類發光材料”是誕生于日本的世界領先技術。面向這種材料的全面普及,OPERA的安達教授表示,在今后,“OPERA希望與日本的機電企業合作,為實現實用化進行開發”。
面對在液晶等領域建立起壓倒性量產體制,強化了技術實力的韓國企業,日本的數字家電實際上已經一敗涂地。但是,如果日本企業能夠集合世界最高水平的材料技術,實現新型有機EL材料的實用化和大量生產,這或許將會成為奪回數字家電霸權的原動力。
相關閱讀:
日本精機的有機EL面板 “耗電量削減75%”
http://www.77uud.com/gptech-art/80005630
【盤點FPD市場】(二)高畫質有機EL面板騰飛在望
http://www.77uud.com/opto-art/80019877
有機EL挑戰液晶:欲奪電視和手機市場
http://www.77uud.com/opto-art/80017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