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與挑戰:
- LCD面板制造商面臨重組
市場數據:
- 2004~2010年,LCD面板制造商實際總虧損達130億美元
據伯恩斯坦估計,從2004年到2010年間,LCD面板制造商們實際總虧損達130億美元。顯然,這種情況無法持續:大重組必將來臨。
在目前的情況下,韓國三星和LG占主導。日本企業聯合生產了大量的面板,但企業太多,每家份額太小,無法形成規模效益以降低成本,也不能融資投資和競爭對手抗衡。所以,日本企業漸漸走向下坡路。中國大陸和臺灣制造商正在大規模、高質量地發展,這使得競爭對手窘境更甚,盡管它們本身也只是偶爾才盈利。
整合可能是有意義的,尤其對于日本企業來說更如此。有消息稱,東芝和索尼會將小型、中型LCD運營合并,并得到了政府10億美元的支持。日本政府將占75%的股份。而問題在于:不聯合無法持續,企業需要國家支持才能完成整合;如果整合失敗、或者在問題表面化前退出業務,日本納稅人是否愿意為這種風險買單,政府本身又是否能成為業務的好掌舵者。
為了在產業技術上保持領先,夏普投資很大,一代接一代的新生產線不斷擴大面板尺寸。曾幾何時,這樣做是意義的:每升級一代就可以降低近半成本。不過面板尺寸已經達到臨界,變得不盈利了,因為消費者根本不想要那么大的面板。現在夏普調整方式,開始制造更多小型LCD面板,它用于平板電腦和手機。如此一來,夏普和日立、東芝-索尼-INCJ合資公司將正面競爭,市場依然水深火熱。
夏普還考慮和奇美結盟,奇美是臺灣鴻海的一個部門,它生產20-40寸中型面板。索尼已經將許多電視工廠出售給鴻海,并外包了許多電視組裝業務。也有消息說日立也在和鴻海談判。如此一來,競爭對手既是禍也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