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D產業正蓬勃發展
- 價格戰競爭殘酷
- 外銷企業的轉向加劇企業間的競爭
- 2010年我國LED銷售產值有望突破1500億元
作為世界上主要的led生產地,中國的LED產業正處于蓬勃發展之際。然而,現實狀況是企業數量雖多,但大型的龍頭企業卻有限。主要靠民營企業支撐起來的產業發展受到諸多限制。目前,中國的LED發展呈現“南方生產,北方代理”的大格局,競爭十分激烈。生產和銷售商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紛紛打起了“價格戰”,誰出價低,誰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LED市場前景
2010年我國LED銷售產值有望突破1500億元,這一數據是2008年的兩倍,并每年以30%的速度繼續增長。未來15年,中國的LED產業市場和中國出口市場預計可做到5萬億元左右。國內的LED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深圳則培育和聚集了900多家LED企業,約占全國總數的70%.而LED行業之間的競爭,尤其在北方地區就是價格之爭。目前國內的LED照明企業有3000~4000家,品種涵蓋了家居、商照、電工等各個領域。但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秘書長劉升平公開表示,目前國內幾乎沒有一家照明企業的市場份額超過2%.
LED產業正蓬勃發展
“LED剛剛開始‘陽光燦爛’的日子。”在剛剛落幕的大連第十二屆國際照明及LED展會上,大連裕環致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范繼業興致勃勃地說,僅僅兩天半的時間,他就接受了466家企業的咨詢,其中有合作意向的為132家,現場簽單12家。在展會現場,接受采訪的LED生產、經銷商均表示,當前,正是LED產業蓬勃發展之際。“單論中國的民用照明,就存在一個約40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此前,飛利浦照明(中國)首席執行官畢柏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說。
“價格戰”競爭殘酷
由于有著巨大發展前景,LED成為眾多商家必爭行業。“LED的產業是近五年開始逐漸投入的,現已形成規模。”范繼業介紹說,目前國內LED照明產業布局較為完整。然而,中國的LED照明企業數量雖多,但龍頭企業數量卻極為有限。“高端、優質的芯片主要還是靠國外進口。”范繼業坦言,雖然我國LED在數量上有一定優勢,但在高端技術上仍受制于人。“LED目前主要集中在工業上。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雖然LED燈有很多優勢,但動輒上百元的價格,仍讓很多人轉而選擇幾塊錢的白熾燈。這肯定也限制了LED的大面積推廣。”沈陽科美數碼的銷售經理李巖表示。
綜合上述因素,目前以民營企業支撐起來的LED產業,其發展自然會面臨諸多的困境。而惡性競爭則成為LED生產商們當前最頭疼的問題之一。李巖介紹說,目前,國內的LED市場已形成“南方生產,北方代理”的基本格局。“由于科技水平以及資金等方面的限制,北方的LED生產企業相對較少,主要以代理銷售為主。”東莞市的一家LED生產企業銷售部負責人陶小靈介紹說。
殘酷是李巖對當下國內LED市場的形容,“說白了,當下LED行業之間的競爭,尤其在北方地區,就是價格之爭。”陶小靈舉例說,市場上最常見的LED燈帶,去年的銷售價是每米60元,而今年已暴跌到20~30元,降幅超過了50%.“沒辦法,想活下去,就必須適應這個行規。”來自浙江的一位顧姓LED經銷商無奈地表示,不斷壓縮的利潤空間,也使企業在開發新技術新工藝上,面臨著捉襟見肘的尷尬局面。
與此同時,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過去以外銷為主的LED企業,也紛紛將目光轉投向國內,試圖從國內尋找新的市場。“我們之前一直外銷,主攻歐洲的,但這兩年生意不好做了。”陶小靈透露,其公司已經制定了國內市場開拓計劃,大連則是他們開拓東北市場的第一站。這些外銷企業的轉向,在客觀上也加劇了國內LED企業之間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