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代面板線明日開建 深圳重金布局液晶面板產業
- 有助于鞏固深圳顯示和IT產業基地的地位
- 將推動深圳電子產業的轉型
深圳8.5代面板生產線項目一期工程將于明日(16日)奠基并開工建設,明年8月投產運營,明年底實現試產。項目二期將在一期工程達產后開始建設,2012年底實現量產。
昨日,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于忠厚深入解讀即將開工建設的8.5代液晶面板線項目,“經過30年的發展,深圳及珠三角地區已經成為國內電子信息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其中,彩電產量約占全國的40%。”于忠厚指出,深圳建立8.5代面板線有助于鞏固深圳顯示和IT產業基地的地位,也將推動深圳電子產業的轉型。
“國內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還沒有投產,就有人說國內面板產能將要過剩。這種說法并不一定科學。”于忠厚表示。
“無論是從產業基礎,還是未來發展來看,深圳不僅有能力,也必須這樣做。”于忠厚透露,目前深圳市政府正在與多家玻璃基板企業和LED背光源企業商談落戶深圳的相關事宜,并且還預留了土地。這些項目將與8.5代液晶面板線一起構建起深圳液晶面板整個產業鏈。
與外企合作的代價
“目前8.5代面板工廠選址勘探工作已經完成,主廠房的主體圖也已出來。”于忠厚透露,由TCL集團(000100.SZ)與深超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深超”)共同投資的華星光電公司(深圳8.5代液晶面板線的法人主體)的第一期和第二期資金,都按照當初合同已經到位。
華星光電選址在深圳市光明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占地60萬平方米,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產能設計為2.2米×2.5米的玻璃基板6萬張/月,二期將玻璃基板加工能力增加到10萬張/月。項目達產后,年產26/32/46/55英寸液晶電視面板約1400萬片,年均產值約168.67億元。
或許正因多年來投資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愿望終于達成,于忠厚忍不住透露了這幾年深圳市政府在引進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的辛酸歷程。
“日本、韓國以及臺灣地區的政策都不允許對外開放面板產業,導致我們幾年的努力都無功而返。”于忠厚透露,當時日韓企業因為政策原因,如果要在中國大陸投資面板生產線,不僅要控制技術,僅引進的技術入門費就要3.5億美元。
然而,3.5億美元的入門費只是開始,整個項目規劃下來一般要數十億美元,這些日韓企業不僅一分錢不出,在面板量產銷售后,還要提成。此外,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日韓企業也借機將一些舊設備銷售并轉移到中國。
“無論面板項目賺錢與否,他們永遠是豐收的。”于忠厚指出。
風險控制
“面板工廠是深圳市政府代建,政府不僅給予土地支持,還在地方稅收上優惠。”于忠厚表示,所有一切都是為了降低整個項目的成本,進而降低項目的未來風險。
深超是深圳市國資局的下屬企業,而深圳市國資局去年總資產已經達到3046億元,去年1~10月利潤達到160億元。這也為深圳8.5代面板項目順利實施,提供充足的動力。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透露,TCL集團定向增發50億元計劃已經向證監會申報,目前正在走流程。而銀團貸款會在今年底明年初展開,因為這部分資金主要用于設備購買,需要等廠房初步完工才會展開。
李東生表示,華星光電已經預留一部分資金作為技術轉讓費,除了購買一部分專利技術外,還將從經營費用中提成一部分來支付專利費。
目前深圳已經有液晶面板2代線、3.5代線和深超光電的5代線,而8.5代線也已成型。“在液晶產業鏈布局上,其他地區要想與深圳抗衡根本不可能,人才和資金都不夠。”于忠厚說。
于忠厚還表示,深圳8.5代線已經在國家發改委備案,不用審批,而其他地方的合資面板項目都需要發改委審批,因此肯定比深圳的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