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的那些核“芯”動力
而目前車聯網發展所遇到的困難主要在管理者缺失和技術短板,包括:
提到中國市場的特點,沈飛認為,通常對于新興的技術,中國市場往往需要更多的系統級方案和系統級研發支持。針對這一特點,ADI在汽車電子部門內投入了相當大的資源,致力于為客戶提供系統級的方案和技術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視覺安全領域,ADI有專門的團隊開發示例算法和底層函數,以及功能強大的硬件在環和軟件在環開發系統。這些資源,都可以幫助國內客戶快速啟動系統研發。
沈飛補充,除車聯網外,在汽車電子領域,ADI也是安全氣囊和穩定性控制芯片領域的開拓者,并將繼續在主被動安全領域發揮主導作用。 ADI至今已經交付了超過5億個MEMS加速度和角速度傳感器芯片,擁有近20年的設計經驗以及相關知識積累和技術。
為了減少系統設計工程師的時間,ADI 新一代的MEMS加速度傳感器和角速度傳感器芯片在內部集成了眾多的系統功能,比如自測、信號頻率設定、門限觸發、對振動的優良抵御等等;ADI在全球高端汽車音響的音頻處理芯片領域也有絕對的領先地位,擁有超過50%的市場份額。
作為物聯網的一部分,同時因為汽車電子的熱潮,車聯網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提及。盡管仍有諸多管理和應用層面的問題亟待解決,但并不妨礙芯片廠商們積極進場。
國際大廠們更是加緊布局,唯恐失了先機,但基于每家的產品技術特點和優勢不同,他們的關注點自然也有區別。ADI的重點在“為汽車電子應用提供高性能的信號處理產品”,ADI公司汽車電子戰略市場部應用經理沈飛如是說。
ADI的SigmaDSP和Sharc DSP,以及配套的圖形化、模塊化設計工具SigmaStudio,為客戶提供了高性能又便利的設計手段;在傳統電池的電池傳感器方面,ADI推出了用于鉛酸電池的第三代智能電池監測芯片(ADuC703X),目前在這類芯片市場的份額超過95%。
就是借助自己的優勢,即在高性能數字信號處理方面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強大產品線,為車聯網應用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其中具體的應用設計,沈飛表示,車聯網的應用實現,需要與車載的主動安全系統和預測性安全系統進行融合,來感知車輛周邊的行車和道路情況。
這類車載系統包括基于視覺攝像頭的車道偏離告警、前方物體檢測、交通標識識別、行人識別等系統,以及基于雷達的自適應巡航、前方碰撞預警、盲區檢測、側方來車檢測等系統。這些車載的主動和預測性安全系統,是ADI重點關注的。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系統在車聯網的具體實現中占有很關鍵的位置,同時也是因為這些系統都需要高性能的信號處理,與 ADI的產品優勢相吻合。
車聯網應用可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減少車輛尾氣污染、減小車輛安全隱患、優化車主行駛路線、縮短旅途時間,讓旅途更具可預測性等優勢,作為物聯網的應用分支,其發展前景最為看好。然而,由于車聯網的產業鏈太長,需要產業鏈上各個環節均得到發展且協同合作,車聯網行業才能最終得到廣泛普及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