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事件:
- 我國DTMB標準被納入數字電視國際標準
事件影響:
- 我國數字電視終端制造企業擺脫巨額專利負擔
- 推動擁有我國自主創新技術的數字電視技術形成整體產業鏈
- 為我國數字電視工業贏得國際市場競爭優勢和更廣闊發展空間
國家質檢總局對外發布消息稱,國際電信聯盟(ITU)無線通信局日前正式通過對兩項數字電視國際標準的修訂。這次修訂將我國的數字電視地面多媒體廣播系統DTMB標準納入其中。我國DTMB標準正式成為繼美、歐、日之后的又一個數字電視國際標準,這是我國在數字電視領域的首個重要的國際標準。
這兩項國際標準分別是《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的糾錯、數據成幀、調制和發射方法》和《甚高頻/超高頻(VHF/UHF)頻段內地面數字電視業務的規劃準則》。據了解,現行的3種數字電視國際標準分別由歐洲、日本和美國主導。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電視終端企業的制造和出口需要支付高額專利費用,產品附加值低,企業競爭力弱,產業發展空間受到擠壓。我國是電視生產大國,年產量已經過億臺,約一半左右出口海外,受到的制約和影響非常嚴重。
2006年8月,我國頒布了擁有自主創新技術的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國家標準。該標準的技術性能與原有的數字電視國際標準相比具有一定優勢,但由于尚未成為國際標準,在與南美、東南亞等國商談推廣應用合作時遇到了阻礙。2009年8月召開的數字電視研究開發及產業化領導小組第9次工作會議,明確要求推進數字電視國際標準化工作,并明確由國家標準委牽頭。
國家標準委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廣電總局,組織成立了數字電視國際標準推進工作專家組,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天津大學校長龔克、清華大學楊知行教授為核心,成員包括國內參與數字電視標準化工作的行業部門、高校和科研院所及有關企業的專家。二是組織開展大量具體工作,向ITU系統介紹了我國地面數字電視國家標準在信道傳輸、頻譜規劃和網絡覆蓋等多個方面的情況。三是組織專家組有關成員,加入中國代表團參加國際電聯無線局第六研究組近兩年來的歷次會議,與參會各國代表積極開展了溝通和交流,爭取獲得支持,加快我國數字電視國際標準化工作進程。在廣電總局和工信部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國提出的數字電視標準提案最終正式成為ITU標準。
我國數字電視國家標準正式納入國際電信聯盟標準,使我國在數字電視國際標準中占有一席之地,展現了我國數字電視的先進技術,提升了國際影響力和業界關注度;使我國數字電視終端制造企業擺脫巨額專利負擔,推動擁有我國自主創新技術的數字電視技術形成從發射、節目制作、音視頻編碼和接收終端的整體產業鏈,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角色轉變;同時為開展數字電視海外推廣應用和合作提供有力支撐,可望實現高附加值的增長和產業升級,將為我國數字電視工業贏得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