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電子商務人才市場的矛盾
畢業生就業方向模糊
由于不能準確定位應聘的行業與職位,因此泛泛的簡歷不能吸引用人企業,電商應屆畢業生往往失去面試的機會。另一方面,即使獲得面試機會,由于不了解電子商務在各行各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對于企業提供的職位缺乏工作方法、經驗和熱情,使他們也很難應聘成功。
供需雙方的理解出現偏差
盡管畢業生在簡歷中都標明了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及學分成績,但招聘企業很少在招聘崗位上明確寫出“電子商務專業”這樣的職位??蓪嶋H上,對很多企業來說,包括信息調查、市場策劃、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網絡計算機技術、財務、行政等在內的工作崗位都需要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只不過這些企業沒有在崗位描述中列出“電子商務”4個字罷了。由于畢業生不了解電子商務在各行各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當他們沒有發現“電子商務”4個字時,便放棄了投遞簡歷;即使投遞,也作為專業不對口的無奈之選。這些畢業生并不具備將所學專業,課程與以上某個崗位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突顯自己知識與優勢的簡歷撰寫能力和面談能力。
電子商務項目開發人才
在電子商務法規、市場,應用環境創建與完善的同時,電子商務的項目開發就成為一個單位搞好電子商務的一個關鍵。社會所需的電子商務項目開發人才又可分為以下幾類:電子商務分析人員,需掌握相關的電子商務信息技術、管理技術及項目系統分析領域的商務知識;電子商務項目設計人員,要求掌握電子商務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相關軟硬件知識等;電子商務項目具體實施人員,要求掌握電子商務開發軟件技術、網絡編程技術等。
電子商務管理人才
主要是指政府行政部門的電子商務管理人才,他們應掌握電子商務的基本的法律、法規,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網絡管理,CA認證管理及相關應用領域的管理知識等。
電子商務的教學科研人才
主要是指在大專院校,相關科研機構及相應部門和企業中從事電子商務教學及科研工作的人才。他們的知識應是信息網絡技術和商務理論的融合,應該能夠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很好地結合,能夠對電子商務的某些問題和領域進行前瞻性的研究并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和意見。華南網商學院作為高職高專學校,所培養的電子商務人才主要立足于應用層面的電子商務應用型人才;具備熟練知識技能的電子商務分析人才,電商項目設計人才及其實施人才;以及具備較高管理能力的電商管理人才。
電商人才培養存在問題
根據市場實際需求和高職高專電子商務人才的實際培養分析,存在如下問題:
培養方向模糊
當前高職院校未能清晰地界定出所培養的電子商務人才將來的就業方向和就業崗位,而提出的培養目標相對寬泛,這并不符合中國企業目前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專業,實用的需求。
師資力量薄弱
現有師資大多數是從計算機、網絡、管理、營銷或其他專業調派,專業出生的教師很少,其知識儲備也大多來自于以往出版的一些電子商務書籍,不夠系統,不夠深入,不夠實用。由于師資大多沒有電子商務實戰經驗,使得有時教師在從事電子商務教學時顯得勉為其難。
課程設置欠佳
由于缺乏對電子商務在國際上領先應用,在中國企業實際應用狀況的理解,課程設置的隨意性很大,其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將現有的有關技術和商務方面的課程簡單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機結合的系統性;二是強于書本而弱于實務,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學和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
教材缺乏科學性和規范性
目前,國內先后出版了好幾套電子商務的系列教材,分別由各相關高校根據自己學校的教學情況組織編寫,內容差別很大。雖然是系列教材,但并不系統和完整,相互之間有重復和沖突,而不同系列的教材之間的重復和沖突則更加嚴重。一些不成系列的教材,編寫滯后于電子商務的發展,也落后于教學內容的更新。因此,各高校在教材選擇上難度較大。
電子商務人才新需求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在信息時代,人才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網絡經濟時代的到來和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也提出了新的需求。所謂的電子商務人才是指既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又通曉現代商貿理論與實務,能通過電子方式來進行商貿活動的一種復合型人才。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人才提出了以下幾個層面的需求:
企業電子商務應用人才
企業開發電子商務,除了軟硬件條件的具備外,重要的是知識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具體包括:企業電子商務管理人員,負責本單位電子商務系統的管理運作。他們需要掌握電子商務的基礎知識,商貿知識,電子商務法規,電子商務案例分析與電子商務項目管理的知識等。電子商務實際操作人員,負責本單位電子商務活動的實際操作。他們需要掌握電子商務的基礎知識、商貿基礎知識、電子商務相關技術、電子商務技能和操作規范、操作標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