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事件:
- 家電企業提前備戰“無政策”時代
事件影響:
- 家電企業在原有下鄉市場增建專賣店的行動會更加如火如荼
自從家電下鄉政策實施以來,與國產品牌收益頗豐相比,洋品牌可謂營收慘淡。由于種種原因,首輪家電下鄉招標,國外家電品牌集體缺席。直到彩電的最高限價標準提高到3500元后,夏普、LG等國外品牌才首次進入家電下鄉行列,但競標產品數量也屈指可數。陸刃波指出,這主要是因為洋品牌此前在農村市場網絡布局基礎太弱的原因;另一方面,4年前的農村市場主要走低價競爭路線,這顯然與洋品牌的高端定位形象不符。
但時至今日,外資企業也早已意識到,隨著城市市場的逐漸飽和,三四級市場已經是必爭之地。一些外資品牌開始下沉渠道,而東芝打了頭陣。東芝有限公司商品企劃部部長郭玉林表示,東芝電視今年將重點發展三四級市場,未來將使得三四級市場銷售量占整個東芝銷量的50%。除了這些外資品牌,國內企業也絲毫不放棄三四級市場。美的、志高、創維等企業紛紛在三四級市場建專賣店。盡管志高集團公關部部長黃通華認為,為拓展渠道優勢,專賣店建設已經勢在必行,和家電下鄉結束與否并無太大關系。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伴隨著下鄉政策的結束,家電企業在原有下鄉市場增建專賣店的行動會更加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