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事件:
- 中國政府及各企業電動車制定未來五年發展計劃
事件影響:
- 未來五年中國電動車產業將快速發展
隨著節能、減排概念的深入人心,太陽能電池、風能發電、電動車……也逐步為人們所知。汽車現在正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賴以生存的一種交通工具,而中國也在兩年前開始蟬聯全球的汽車產銷量第一的寶座。然而,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資源大國,同時也是一個能耗、排放量大的國家,使用汽車會產生的能耗和尾氣溫室氣體排放,是目前汽車產業亟待革命從而解決的一個問題。電動車,作為一個目前而言最佳的解決方案,無疑正成為政府、企業發展的目標,并也將成為人們消費的主要目標。
政府:大筆資金將流入電動車產業
雖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仍處于神秘中,其中細節更是仍未公之于眾,但從各路媒體的表現來看,可以確定的是,未來五年,中國的電動車產業將飛速發展,政府和企業都將投入更多的資金和人力發展這一產業。電動車規劃政策向來是產業的風向標,它電動車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發展規模等等,做出具體的規定和計劃。
從現在媒體報導的情況綜合來看,到2015年,中國政府將投入1000億元,作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其中500億元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300億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另外還有50億元用于試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而到“十二五”末期,中國純電動車保有量將實現百萬輛級;在產業最大的瓶頸——電池方面,將著重延長其使用壽命,成本降至目前的一般,降低成本,提高產能。此外,細節上,至2015年,建立電動車標準體系,起草上百項標準,以小型純電動汽車技術和充/換點技術標準為代表,新能源車示范運行城市的數量以每年10個的速度增加,2015年達到70個以上;完善基礎設施,在示范城市建立2000多個充電站,40萬個充電樁。
EnergyTrend認為,若中國政府投入1000億元至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電動車也將受益這一舉措。電池是電動車產業發展的瓶頸,若這一瓶頸得以解決,技術也達到降低成本的話。同時,政府將對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進行補貼,這也將促進電動車的飛速發展,取代傳統型汽車的未來在望。
企業:紛紛在華上馬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項目
到2015年,將有BMW、奧迪等多家企業進行電動車項目的施行。
北汽BE701插電式純電動車:該款車型一次充電最高續航里程可達160公里,最高時速130公里。2011年將實現批量生產,主要供應北京的出租車市場。該款車于2011年上市。
瑞麒M1EV:奇瑞首款高速純電動車瑞麒M1EV正式上市接受訂單。這款車搭載336V大功率電驅動系統,最高時速120km,巡航最大續駛里程達150km。雖然瑞麒M1EV最低標價14.98萬元,但國家補貼可達4.5萬-6萬元,示范城市也有地方的補貼2萬-4萬元不等。就是說,在多個國內新能源示范城市,消費者購買這款車只需花5萬-6萬元左右。
根據粗略統計,各省、直轄市對新能源汽車及電動車的未來五年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