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正在脫離嚴重供不應求狀態
- 產業向中國轉移趨勢有增無減
- 技術驅動將集中在低碳技術與物聯網
- LED冷白光照明已經具備商用條件
- 觸摸屏技術是手持電子產品的發展方向
- LED具有50%以上的節電效果
十年一遇的超景氣后,產業將進入后景氣階段。3季度后半段以來,產業正在脫離嚴重供不應求狀態,進入更為均衡的供需格局中。10月已經體現出這個趨勢,臺灣電子LED、連接器、被動元件、PCB材料、EMS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銷售月度環比下降。2011年預計全球電子產品將呈現平穩增長,一方面是基于對主要電子產品的增長預判,另一方面庫存分析表明整體產業鏈處于略低于歷史平均的健康水平;導致景氣回歸的力量在于產能擴張,其原因是多數領域盈利明顯高于正常水平;綜合而言,我們預計2011年景氣低于2010年,但好于正常水平。
本次經濟危機,產業向中國轉移趨勢有增無減。中國電子制造優勢正從單純的勞動力成本擴展到資金成本和技術,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小盤的高估值和創業板財富效應,而強勢的中國制造也正吸引國外技術涌入中國。產業轉移類公司中,我們更為偏好EMS、連接器等后段產業鏈的公司,因為這些領域在本輪景氣波動中盈利能力并沒有過高,景氣調整壓力將小于其它領域。此外,其中的新上市公司利用資金優勢及技術水平的提高,可提升制程能力,吸引大廠的定單,典型公司包括歌爾聲學、立訊精密、長盈精密等、得潤電子。另一個邏輯是尋找各個領域可能成為新剩者的公司。
技術創新驅動方面,重大的技術驅動將集中在低碳技術與物聯網。功率半導體是低碳技術的基石之一,國內企業在MOSFET正全面崛起擠占外資廠商份額,而IGBT也醞釀集體突破,建議關注中環股份、華微電子和士蘭微。電池技術是低碳技術的另一基石,電池組壽命、充電時間長等問題在技術上醞釀突破,這是2012年最大級別的創新應用。
LED冷白光照明已經具備商用條件。目前LED每瓦成本約10倍于熒光燈,但更關鍵的照度成本僅5倍,所以LED具有50%以上的節電效果,測算表明在每天點亮10小時以上的場合,LED已經具有經濟性,這將包括大部分的非居民照明應用。建議首選下游領域的國星光電和浙江陽光,并關注福晶科技,建議在芯片價格下跌的后期關注士蘭微、長城開發,并關注乾照光電在暖白光領域的潛在應用。
觸摸屏技術是手持電子產品的發展方向,尤其是平板電腦可能成為第四屏而帶來需求的觸摸屏需求的爆發。近期模組良率難以快速提升將成為減緩產能擴張的主要因素,2010年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需求爆發帶來的供給緊張局面有望在2011年上半年繼續保持,建議關注萊寶高科、長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