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技術型耐用消費品市場整體仍呈上升態勢
- 筆記本電腦和液晶電視,對總體市場增長貢獻最大
- 冰箱、洗衣機、空調,是推動總體市場增長的中間力量
- 2009年中國技術型耐用消費品零售總額8442億元,比08年增長6.7%
- 2009年,中國筆記本電腦零售額為613億元,比2008年增長50%
- 2009年,中國筆記本電腦銷售量超過2000萬臺,同比增幅接近50%
2008年4季度以來,一些曾經不大熟悉的詞匯涌入人們的腦海中,如,“金融海嘯”、“經濟危機”、“市場萎縮”、“消費不足”等等。經濟危機,從美國這個世界經濟第一大國開始,迅速蔓延到世界上各個國家,并且蔓延到各個市場。中國也不例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沖擊。為了應對經濟危機,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調控政策,諸如4萬億投資、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補貼等,從多個方面刺激中國的內需市場。
我們將通過一系列的分析與預測,對中國2009年技術型耐用消費市場進行回顧,并對2010年市場走勢作出展望,供業內參考。本文所述技術型耐用消費品包括家電(如,黑色家電、白色家電、小家電等)、數碼電子產品(如,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MP3/4等)、IT產品(如,筆記本電腦、臺式機、打印機等)、通訊產品(如,手機等)。
![](/editorfiles/20100425100348_1257.jpg)
總體市場:整體仍呈上升態勢
2009年,中國技術型耐用消費品零售總額8442億元(按1美元=6.82元人民幣計算,為1238億美元),比2008年增長6.7%。這一數字略低于2008年的同比增長率7.7%,但是,考慮到中國經濟經歷了2008年末開始的經濟危機、2009年上半年的前景不確定性等不利因素,2009年中國技術型耐用消費品市場還是交出了一份令人比較滿意的答卷。
哪些產品市場對中國技術型耐用消費品總體市場增長的貢獻最大?為此,我們重點選擇了9種產品,它們是液晶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筆記本電腦、臺式機、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手機。
筆記本電腦和液晶電視,對總體市場增長貢獻最大
2009年,中國筆記本電腦零售額為613億元(按零售價格計算,不含商用渠道的銷售額),比2008年增長50%,是9種技術型耐用消費品市場中增速最高的。對于中國技術型耐用消費品零售總額6.7%的增長速度,筆記本電腦貢獻了其中的3.6個百分點,即,整體市場增速的一半以上是筆記本電腦貢獻的。
2009年,中國液晶電視零售額為937億元(按零售價格計算,不含工程機的銷售額),比2008年增長23%,位居9種技術型耐用消費品市場中增速第二位。對于中國技術型耐用消費品零售總額6.7%的增長速度,液晶電視貢獻了其中的2.6個百分點,即,整體市場增速的近四成是液晶電視貢獻的。
[page]
冰箱、洗衣機、空調,是推動總體市場增長的中間力量
2009年,中國三大白電產品(冰箱、洗衣機、空調)零售額達1500億元(按零售價格計算),都呈現了較高速增長的態勢,其中,空調同比增長近19.8%,冰箱同比增長近18.5%,洗衣機同比增長13.2%,對于中國技術型耐用消費品零售總額6.7%的增長速度,三大白電產品總體貢獻了3.1個百分點。
手機在總體市場中零售額最大,但增速同比下降8.2%
2009年,中國手機市場零售額為1572億元(按零售價格計算,不含黑手機),占中國技術型耐用消費品市場零售總額的18.6%,即,接近2成的市場。從零售規模看,手機零售額遠遠高于液晶電視、筆記本電腦等產品。但是,從增長速度看,2009年中國手機市場零售額同比下降了8.2%。對于中國技術型耐用消費品零售總額6.7%的增長速度,手機的貢獻為負,即-1.5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手機拖了中國技術型耐用消費品總體市場增長的后腿。
數碼相機與攝像機,市場規模較小且處于下滑態勢
2009年,中國數碼相機市場零售額為247億元(按零售價格計算),數碼攝像機市場零售額為33億元,是9種技術型耐用消費品中市場規模最小的兩個產品,加在一起占總體市場的3.3%。這兩種產品的零售額走勢也是處于下降態勢的,2009年,數碼相機市場零售額同比下降6.2%,數碼攝像機市場零售額同比下降25%,由于這兩種產品規模不大,對整體技術型耐用消費市場走勢的影響也比較小,為-1.1個百分點。
市場素描:升降互現,各顯千秋
下面我們對中國技術型耐用消費品市場中的9種產品市場動態做一個簡單概括。
手機:銷量走出低谷,呈現V型翻轉態勢
2009年,中國手機市場經歷了一場從1季度低谷到反轉回升的過程。2009年1季度,中國手機市場同比下降超過10%,2季度開始顯現回暖跡象同比降幅縮小為8%,領先全球半年開始走向復蘇,3季度實現了同比3%的正增長,4季度的手機市場表現最為活躍,同比增長超過20%,真正形成V形反轉,同時力挽使2009年全年手機銷量增長1%。
2009年中國手機市場走勢好于預期,主要基于下述幾大原因:一是3G手機市場的崛起,導致市場結構轉換;二是手機零售均價下沉,刺激了中低端手機市場放量;三是智能手機的快速擴張,推動中高端手機市場的發展;四是運營商發力,推動捆綁手機市場的發展。
液晶電視:縣級市場擴張機會顯現,風險尚存切勿掉以輕心
2009年,中國液晶電視市場上演了增速戲劇性反彈的一幕。從2005年開始,雖然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的規模一直呈擴大趨勢,但增長速度卻年年縮小,2005年,中國液晶電視市場銷售規模的增速為450%,隨后基本上是每年減少一半,到2008年,增速已經下降到41%。2008年4季度,全球性經濟危機沖擊中國,于是,大家對2009年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的預計基本是規模繼續擴大,增速進一步遞減,也就是說,大家預測,2009年,中國液晶電視市場規模增速大約在20――30%之間。
但是,2009年1季度,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的表現卻大大出乎人們預料,銷量同比增長70%!隨后的幾個季度,市場表現越來越好,到2009年3季度,中國液晶電視市場銷量規模同比增長超過100%!2009年,中國液晶電視市場零售量達到2300萬臺,比2008年增長92%,遠遠超過2008年末的預測。
2009年中國液晶電視市場出現戲劇性反彈,主要基于下述幾大原因:一是. 產業結構加速升級,液晶電視替代CRT電視進入加速期;二是各大節日促銷旺,元旦、五一、國慶節,平板電視均出現爆發性增長;三是國產品牌齊降價,有效的促進了國產品牌銷量的增長;四是家電下鄉顯成效,特別是國內品牌,成功實現了縣級市場的擴張。
筆記本電腦:呈現高速增長
筆記本電腦,是中國市場增速最高的產品市場。2009年,中國筆記本電腦銷售量超過2000萬臺,同比增幅接近50%,銷售額998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筆記本電腦零售額648億元,同比增長37%。從上述數據至少可以看出兩點,一是筆記本電腦銷量增速遠超過銷額增速,二是零售渠道銷售的筆記本電腦增速大大超過商用渠道的銷售增速。前者說市場市場在擴張,均價在下降;后者說明筆記本零售市場增勢迅猛。
2009年中國筆記本電腦市場能夠如此高速增長,主要基于下述幾大原因:一是市場環境為零售筆記本增長提速,2008年的筆記本電腦市場業績不大樂觀,但進入2009年后,隨著經濟形勢逐漸明朗,消費者在之前一段時間被壓抑的購買力開始釋放;二是下級市場擴張,推動整體市場增長,在“家電下鄉”政策的推動下,低級別城市對電子消費類產品的需求正在逐漸增加;三是價格持續走低,決戰中低端市場;四是豐富的產品結構拉動零售筆記本市場的增長。
[page]
臺式電腦:一體電腦、家電下鄉,推動市場走出陰霾
中國的臺式電腦市場,在2008年曾經經歷了低迷時期,但從2009年后期開始,這個市場似乎轉悲為喜。2009年,中國桌面臺式電腦銷量達到2630萬,同比增幅達到16%。從銷售額來看:臺式電腦達到947億,其中,零售429億元,基本與上年持平。中國臺式電腦在筆記本電腦的沖擊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果,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 2009年,中國臺式電腦市場主要有兩大看點,一是一體電腦的發展,一體電腦進入市場的時間較早,但直至2009年才開始蓬勃發展,越來越多電腦廠家進入這一市場,使其成為臺式電腦市場的增長點之一;二是家電下鄉政策的推動,臺式電腦在中國城市市場已經相當成熟,2009年開始,電腦被納入“家電下鄉”的組成部分,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一定程度上拉動了下一級市場的內需。
冰箱:城市高端增幅明顯,家電下鄉帶動農村市場
縱觀2009年中國冰箱市場,出現兩個有意思的現象,一是全國零售總量達2140萬,同比增長27%,是近幾年中國冰箱市場最大的增幅;二是大中城市市場銷量基本與上年持平。這說明,2009年中國冰箱市場的增長基本來自城市市場之外。
家電下鄉政策,是推動2009年中國電冰箱市場高速增長的最大功臣,2009年,家電下鄉冰箱銷量突破了1000萬,占到全國冰箱總銷量的近一半,成為家電下鄉政策受益最大的產品市場。城市冰箱市場雖然增速為零,但城市市場的亮點是高端市場在擴大,2009年,高端冰箱(三門及以上、對開門)的銷售份額相比與2008年有了很大提高,從17%一路漲到24%。
洗衣機:全國形勢好轉,城市趨向高端
2009年的中國洗衣機市場,與冰箱市場有些相似之處,一是全國銷量有了一個較大的增幅,2009年中國洗衣機市場零售銷量達到1892萬臺,同比增長11.5%,雖說沒有冰箱市場增幅這么大,也算是擺脫了2008年的低迷;二是大中城市洗衣機市場銷量與上年基本持平,但中高端市場呈擴張態勢。
對于2009年的洗衣機整體市場而言,可以說是政策受惠年,最為關鍵的一個政策就是“家電下鄉”,受“家電下鄉”政策的帶動,農民購買家電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惠和補貼,刺激農村市場潛在的需求,使得農村市場大幅增長。根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家電下鄉共銷售洗衣機558萬臺。反觀城市市場,2009年并沒有擺脫低迷,2009年全年城市銷量同比下降0.2%,其中波輪洗衣機同比下降4.7%,而滾筒洗衣機卻實現了同比20.7%的增長。
空調:風雨之后見彩虹
用一句話來描述2009年中國空調市場的銷售走勢,那就是先抑后楊。據GfK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09年5月之前,中國空調市場基本處于“抑”的狀態,月度銷量同比一直是負數,進入5月之后,銷量增長開始攀升,10月份,甚至出現銷量同比增長93%的最高值(也有2008年4季度空調市場銷量不景氣的因素),到年終,中國空調市場銷量全年同比增長24%,為2009年中國空調市場劃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總結09年空調市場先抑后楊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三個關鍵詞:清庫存、新能效政策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一是廠商清理庫存,降價清理了大量的低能效空調。二是新能效政策出臺,新能效標準的實施不但讓空調廠商改變了產品的推廣重點,也讓市場上的節能空調逐漸占據主導地位,提升了節能空調在賣場上的應有份額。三是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根據財政部的數據顯示,自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以來,首批享受政策補貼的高效節能空調的市場銷售情況: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國共推廣1、2級高效節能空調420萬臺。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對高效節能空調的補貼,打破了制約其市場拓展的價格瓶頸,撬動了市場需求,促使高效節能空調市場占有率大幅提高,同時明確了節能減排的行業發展趨勢,有效引導了產業升級。
數碼相機:走勢平穩,機會與風險并存
2009年,中國數碼相機總銷量為為1170萬臺,同比2008年增長2%,這就是說,中國數碼相機市場從前幾年的高速成長期,進入了成熟期。
中國數碼相機市場進入平穩增長時期,主要基于下述幾大原因:一是卡片機市場出現下降態勢,拉了整體數碼相機市場的后腿,2009年,中國卡片機市場銷量同比下降4.8%;二是單反相機市場的走高,從另一方面帶動了總體數碼相機市場,2009年,中國單反相機市場銷量同比上升28.4%,占總體相機市場的比重由上年的6.8%,上升到2009年的8.9%;三是無店鋪銷售快速增長,形成了對傳統相機銷售渠道的補充。
數碼攝像機:整體市場仍在下滑
2009年,中國數碼攝像機銷量達到68.5萬臺,相比去年下跌24%;銷售額為33.4億元(按零售價格計算),同比下降25%,出現量、額齊跌的態勢。從過去幾年的市場動態看,數碼攝像機市場一直處于下滑的態勢。中國數碼攝像機市場呈下跌態勢,主要基于下述幾大原因:一是消費者購買意愿低,該產品沒有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須品;二是數碼相機、手機等帶有攝像功能的產品形成側面壓力;三是數碼攝像機本身缺乏革新動力,產品本身未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四是數碼攝像機市場索尼獨大,競爭不充分導致的市場不景氣。
綜上所述,中國技術型耐用消費品市場整體呈上升趨勢,但個體市場有喜有憂,如果讀者希望進一步了解個體市場的走勢、機會與風險,請參見GfK中國發行的《中國技術型耐用消費品市場2009年回顧與2010年展望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