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紙技術在2008年得以大量生產
- 電子紙市場規模巨大,有發展潛力,成長速度快
- 電子紙具有像紙一般薄度、超低耗電量、廣視角、不需背光模塊等特性
- 電子紙整體市場規模從2007年起由2,200萬美元開始增長,2010年將攀升至4億美元
- 電子紙市場2012年更可望達8億美元規模
- 預計2020年數字數據的市場占有率更達65%
電子紙技術自誕生以來,歷經研究開發、樣品與少量生產、正式生產等階段,終于在2008年得以大量生產,由于各廠商的電子紙技術與特性不盡相同,各有其發展主軸與市場定位,如彩色、大尺寸、可彎曲性與可書寫及觸控等,因此帶動廠商投入包括智能卡、電子卷標、時鐘、手機按鍵顯示裝飾、廣告顯示牌、甚至電子書等多元應用
其實早在2000年廠商著手電子紙顯示器商品化之際,當時正值TFT-LCD面板產業快速起步,雖然電子紙具有像紙一般薄度、超低耗電量、廣視角、不需背光模塊等特性,但和其它顯示技術如TFT-LCD與AMOLED相較,未見廠商涌入,且投入廠商布局并不積極,造成多年來全球僅有元太科技為電子紙顯示器模塊的唯一供貨商。
不過,此態勢在Kindle問世后,大幅促進電子紙的市場應用,而TFT-LCD面板廠龍頭友達日前出手切入電子紙技術,更挑起全球廠商對電子紙應用的無限想象空間。

面板廠商在電子閱讀器的產業布局
(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9/8)
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柏德葳表示,全球四大主要電子紙技術供貨商E Ink、SiPix、Bridgestone、Fujitsu中,已有E Ink、SiPix為臺灣面板廠所掌握,其它廠商并將以戰略合作、在地設廠與研發中心為發展模式,未來臺灣在電子紙產業上將具舉足輕重的地位。
面對即將爆發的電子書市場,臺灣在下游終端組裝供應鏈完備,且對于降低電子紙產品成本極具優勢下,全球電子紙技術四大天王若能匯聚于臺,將促使臺灣成為電子紙產業發展中心,甚至以電子書裝置讓臺灣廠商躍上全球消費電子大舞臺。
雖然對電子紙產品而言,市場普遍印象仍停留在電子書(電子閱讀器),但電子紙應用不限于電子書,也包括智能卡、電子卷標、廣告廣告牌等。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數據顯示,電子紙整體市場規模從2007年起由2,200萬美元開始增長,2010年將攀升至4億美元,其中以電子書的應用最為亮眼,其次為信息顯示、廣告牌等,2012年更可望達8億美元規模,其市場之大,也讓各家廠商積極應對。
由于電子紙潛在市場可觀,加上全球電子書銷售量持續增長,更為電子紙的應用注入強心劑。根據Andrew Tribute研究數據指出,全球電子書內容銷售量每月約為40萬本,預估2010年數字數據的產量將與紙本數據平分秋色,2020年數字數據的市場占有率更達65%,數字出版增長動能大增,各式電子閱讀器也紛紛出籠,勢不可擋。
在電子書產品價格方面,柏德葳指出,發展初期全球僅有一家電子紙顯示器模塊廠供應市場,于產能與良率因素下,模塊成本居高不下,在電子書的BOM Cost仍占較高比重;以2009年6吋的電子書裝置來看,上半年BOM Cost約180美元,而電子紙顯示器模塊加上控制IC的成本就超過1/3。
隨著更多廠商投入、產業鏈也日趨完整下,包括電子紙模塊以及其它零組件成本將隨之下滑,促使電子紙顯示器模塊成本下降,未來占成本比重亦將降低,以2010年6吋電子書裝置可下降至150美元的BOM Cost預估,電子紙顯示器模塊加上控制IC的成本有機會僅占30%不到。
面對日漸增長的電子書市場,柏德葳表示,未來將隨來自不同領域的廠商投入而出現明顯增長,以2008、2009年為例,市場由Amazon及Sony兩大廠商所盤據,總市占率逾70%,但2009年市場總出貨量不到300萬臺,隨著2010年更多廠商投入,成本隨之下滑,電子閱讀器市場將開始明顯增長。
預計2011年在內容市場比重大幅增加之下,電子書增長空間將更為明朗,電子閱讀器的出貨量也正式跨入1,000萬臺規模。而新加入電子書裝置戰場,將包括IT品牌廠商與電信商。而搶攻新興的電子書裝置市場,其致勝關鍵何在?
柏德葳指出,輕薄、操作便利以及價格平易近人的電子閱讀器是擴大電子書市場的法寶,臺灣具有完整的上、中、下游電子書產業鏈優勢,正好能為此取得先機。

全球電子閱讀器出貨量預估
(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9/8)
研發加持 臺灣可望成為全球電子紙產業中心
由于電子紙市場定位并非全面取代LCD等顯示器,目前除友達與元太科技陸續入主電子紙材料供貨商SiPix與E Ink外,日、韓面板廠如Sharp、Samsung與LG Display等也已加重節能與可彎曲式顯示器的技術開發,電子紙相關技術可說已是各大面板廠必做的功課。
除此之外,國際電子紙技術大廠Bridgestone及Fujitsu也嗅到與臺灣廠商合作的新機會,Bridgestone將與臺達電攜手合作開發、生產電子紙應用產品,Fujitsu也有意來臺設置膽固醇液晶式電子紙Film材料前段制程生產線與研發中心,可預見的是,全球電子紙技術四大天王匯聚在臺灣將促使臺灣成為電子紙產業發展中心。
然而,臺廠該如何維持電子紙產業中心之地位?柏德葳指出,持續研發新一代電子紙技術才是王道,電子紙技術、材料與制造方法和TFT-LCD面板不同,其它技術與方式也相當多元,日、韓面板大廠不會放棄電子紙這個新市場,臺灣廠商除掌握電子紙材料技術外,還需集中資源投入研發新一代電子紙技術才能鞏固其產業發展中心之地位。
柏德葳進一步分析,結合觸控與彩色化技術的電子紙產品極具市場競爭力,電子紙顯示彩色化是產業必走之路,而觸控操作更是下一代電子紙應用產品的主流。在高畫質彩色電子紙產品問世之前,若要持續推動電子紙產業增長,除了電子閱讀器應用外,還需要賦予創新應用,才能讓電子紙產業與應用市場持續增長,并不至于被LCD與OLED市場所夾攻;將觸控屏幕技術納入下一代電子紙顯示器技術,將是電子紙顯示模塊廠商的重要競爭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