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元件出向片式化、小型化方向
- 片式電容、電阻、電感約占全球片式元件總量的85%~90%
- 當前片式阻容元件的主流是1005型
- 超小型連接器接觸件中心距可以做到0.635mm
片式化 小型化 電子元件技術發展主要方向
隨著微電子電路、表面安裝技術(SMT)的采用和不斷發展完善,輕、薄、小成為衡量電子整機產品的重要標志。而要使電子設備小型化,首先就要考慮電子元件的小型化。片式、小型化是電子元件近些年發展的主要方向,某種程度講,片式化、小型化已成為衡量電子元件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美、歐、日等發達國家以及亞太、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各類電子元件均已有相應的片式化產品。其中,片式電容、片式電阻、片式電感三大無源元件,約占全球片式元件總產量的85%~90%。
電子元件片式化的同時,小型化也在迅速發展,不僅傳統元件在迅速小型化,片式元件也在迅速小型化。當前片式阻容元件的主流是1005型(英制是0402),正朝著外形尺寸更小的方向發展。例如,體積僅為0.0045cm3的溫度補償晶體振蕩器(TCXO)和體積為0.325cm3的片式繼電器,以及高度僅為1.55mm的DIP開關等小型化元件都已相繼開發成功。尺寸縮小涉及一系列材料和工藝問題,這也是當前元件研究的一個熱點,一些新材料和前沿技術已開始被用于超小型元件的工藝之中,如超小型連接器,接觸件中心距可以做到0.025(0.635mm)。
2008年,對于整個電子信息產業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時期,電子元件行業也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在2008年前三個季度,電子元件產業還是實現了穩步增長,但是從第四季度開始,產業發展局面急劇扭轉,許多元件企業的銷售收入、利潤情況等都有所下降。
進入到2009年一季度,雖然一些產業整體仍然沒見好轉,但隨著《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振興和調整規劃》的出臺以及國家4萬億元投資的逐步到位、3G市場啟動以及家電下鄉的拉動,不少元件企業對今年第二季度表示樂觀,預測業績會持平或者上升,業內眾多分析人士都看好中國電子元件產業,我們也相信,電子元件行業將會度過這一金融風暴,元件產業的市場前景依舊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