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CEDA專訪中電港總經理劉迅,劉總從1993年大學畢業加入中國電子器材深圳有限公司后,先后從事儀器電腦、集成電路配套以及綜合業務的銷售與管理工作,2012年開始擔任中國電子器材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2014任職深圳中電國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總認為,半導體原廠的并購整合,匯率的變化等對授權代理商生意帶來挑戰也帶來機會。劉總一直非常支持并肯定CEDA作為中國市場電子元器件的授權分銷商協會組織,對熱點產業所做上中下游資源的對接,“我們希望 CEDA 充分發揚業界橋梁和行業平臺的作用,促進電子分銷商同行相互交流,共同推動中國信息產業發展。”劉總指出。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位授權分銷商領袖如何看待2017年的熱點市場,以及公司服務創新的市場布局和策略。

圖1:深圳中電國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迅
物聯網、汽車電子和新能源等是市場熱點
劉總認為,2017年的市場熱點將集中在物聯網、汽車電子和新能源等相關領域。CEDA 觀察,CEAC在這些領域布局已久,擁有強大的研發實力和技術服務能力以及專業技術團隊,為客戶提供快速高效的技術支持以及海量全面的解決方案。據劉總介紹,以電池管理系統(BMS)為例,CEAC通過與全球頂級芯片原廠如NXP、Intersil等合作,打造出業界領先的BMS解決方案,擁有核心競爭優勢,現已服務國內市場60%的客戶,占據該領域40%的市場份額,且仍在持續提升。
2017年新布局和服務創新策略
為更好地服務客戶,我們適時調整經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成立了嵌入式應用中心、電源應用中心及汽車電子事業部,以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和技術服務能力,并逐步收到了成效。“2017年,在原有領域的基礎上,我們將持續加強在市場開拓方面的投入,將更多優勢資源投放在無線通訊、物聯網、汽車電子及新能源等高增長領域。”劉總指出。
“在服務創新方面,我們將進一步強化螢火工場“雙創”服務平臺的能力,持續運用互聯網技術及現場服務,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及創投平臺、孵化空間等優質資源,為客戶提供快速高效的技術支持,海量全面的解決方案,完善開放的實驗環境等一站式專業服務,幫助客戶快速開發創新創效產品并推向市場,實現共贏。”劉總分享道。
CEDA觀察,本土優秀半導體企業一直是CEAC的重要合作伙伴,比如展訊、海思等等,精誠合作、優勢互補,共同面向產業,服務產業。
授權分銷商面臨的挑戰和機會
分銷商的挑戰與競爭無處不在,從另一個角度看,挑戰中蘊藏更多商機。當前的中國市場,仍然屬于政府主導性占重要位置的現狀,只有跟著國家的發展規劃來走,企業才能找對發展方向并迅速得到提高,對本土半導體企業和分銷商尤其如此。
原廠和授權分銷商的關系
針對半導體行業的并購和變革,劉總認為,當前半導體行業每時每刻都在不斷變革,市場競爭尤為激烈,外部環境時刻波動,這些因素加總在一起,對公司運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成為元器件供應鏈生態圈領跑者”的戰略引領下,CEAC不斷創新,通過調整經營結構、提高自身能力、優化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等手段,組合出擊,直面市場競爭。
劉總指出,分銷商的成長,離不開客戶和原廠的支撐,一個好的分銷商,需要有先進的企業文化、企業機制和管理水平。作為本土分銷商代表,CEAC提出了一個溫暖的服務理念:為客戶服務,與伙伴分享。“我們始終用服務的心態來看待與合作伙伴之間的往來,則會使各方以理解的態度理性面對,互相提供支持和服務。“劉總說。
中國電子器材國際有限公司(CEAC Inter national Limited)成立于1984年,總部在深圳,是中國市場領先的授權分銷商和技術增值服務提供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全力打造的國家級元器件電商平臺,CEDA的優秀會員,連續兩年榮獲由工信部與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和我愛方案網聯合頒發的“服務中國創新的十大技術增值服務商”大獎,CEDA提供背書。公司通過不斷自主創新、應用創新,服務中國制造2025,助力中國信息產業發展。公司主要代理的產品線包括:NXP,Maxim,ON Semiconductor,Microchip,Micron,Gemalto,Bosch,Qualcomm,Molex,SIMCom,IDT,Intersile等,服務的市場包括智能電視、電力電子、智能觸控、安防監控、無線互聯、通訊系統、消費電子、工業控制、電源管理、汽車電子等。在北京,上海,武漢,成都,廈門,青島,蘇州,西安,南京,杭州等地設有分支機構。
關于CEDA(www.cedachina.org)
CEDA(中國信息產業商會分銷商分會)是一個非盈利行業服務機構,推動授權電子分銷服務體系在中國發展,致力于可信電子元器件供應鏈建設。CEDA服務在中國運作的授權分銷商,幫助會員做大做強,協同發揮技術增值服務和供應鏈增值服務價值。CEDA的使命是在國家鼓勵發展生產服務業的大環境下,積極爭取政策和行業資源,促使電子元器件分銷服務與科技服務業、商貿服務業、現代物流業和金融服務業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