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網電視將面臨全面普及的局面
- 2011年底市場滲透率將要超過70%
- 2014年全球聯網電視出貨將達到1.23億臺
據DisplaySearch 最新預測,2014年全球聯網電視出貨將達到1.23億臺,年復合增長率為30%,即使在一些新興市場,聯網電視也面臨全面普及的局面,2010年東歐地區出貨量為250萬,2014年預計將超過1000萬臺;2013年中國平板電視中將有33%具備聯網功能。而更令人吃驚的是,2009年聯網電視市場滲透率只有15%,2011年初整個市場滲透率達到40%,預計2011年底將要市場滲透率超過70%。這意味著聯網成為電視標配已經不遠,電視成為終端時代即將成為現實。
這勢必會極大的激發整個產業鏈的變革和機會,眾所周知,電視一直是以硬件技術為核心驅動的電子產品,從CRT到LCD、PDP、LED甚至到OLED等,但聯網電視的出現改變了電視發展的一貫游戲規則,開發應用軟件成為了新的發展突破口和趨勢。
聯網電視猶如一塊肥肉,幾乎產業鏈相關所有的企業都想分一杯羹。一股是傳統電視生產企業,比如創維、TCL等企業,不僅建立了自身的企業應用軟件網站,而且還與百事通、華數傳媒等形成戰略合作,獲得內容等支持;一股則屬于電視領域的“入侵者”,包括互聯網企業和IT企業,互聯網企業比如一些視頻網站,樂視網就成功的嵌入到了海信的電視終端等,谷歌依靠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平臺優勢進行電視終端的生產,而IT企業則不僅可以生產電視,比如聯想、清華同方等大舉進入電視領域,以蘋果為代表的企業還具有應用軟件的巨大優勢,這股力量對傳統的電視企業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由此可見,聯網電視不僅能“看”,而且能“玩”,但這一切的背后顯然是產業發展模式的顛覆。而更令人驚喜的是,聯網電視竟然是由中國企業率先發起,特別是2009年11月,TCL宣布停產40英寸以上的大屏非互聯網電視,不久之后,長虹宣布將在2010年全面停產旗下32英寸及以上的非互聯網電視,更加快了中國在聯網電視領域的步伐。
縱觀電視的發展歷史,在模擬電視(CRT)時代成就了索尼的霸主地位,日本電子企業雄踞全球消費電子產業長達30年之久;而到了數字電視時代,韓國的三星和LG則抓住了彎道超車的機遇,使得韓國消費電子企業成為了世界的新寵;而今天,電視則走到了互聯網時代,成為電視發展的必然和趨勢,中國消費電子企業雖然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如果要獲得更大的發展,則必須解決三網融合過程中政策的羈絆,否則,中國彩電很可能會再次失去電視領域的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