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終端設備和互聯網的融合促成移動新媒體時代
- 消費電子市場的殘酷性逐漸顯現出來
- 國產平板電腦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
iPad的出現,以及全年1600萬臺的銷售奇跡,似乎讓徘徊多年的消費電子行業終于又發現了一個“殺手應用”。
從技術層面講,Wi-Fi或者3G數據網絡的應用、Android\Meego的開源,移動多媒體終端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同時越來越多的網絡內容服務,漸漸使得其成為人手必備品。可以說,移動終端設備和互聯網的融合,實現一個移動新媒體的時代。
從2010年中期,眾多筆記本電腦廠商紛紛轉戰平板電腦市場——盡管后者很可能對傳統筆記本電腦市場形成強大的滲透力。 在如此的市場熱度中,國內的平板電腦廠商也是躍躍欲試,漸次推出了自己的平板電腦產品。預計A8、1024*600以上的分辨率(7寸/8寸/10寸)、電容觸控屏會是2011年平板電腦的趨勢。而且,由于2009 年山寨小筆電蹦盤的教訓,2011年平板電腦不再只注重成本,更強調性能及品質。
不過,隨著競爭持續的升溫,消費電子市場的殘酷性也逐漸顯現出來——
- 高端產品:3個月之后就不高端了
- 芯片升級就像”轉基因”豬生仔,一窩比一窩多,一窩比一窩好!
- Android系統升級加速:從1.5~2.3的變化,只用了9個月!
- 低端產品:3個月之內讓你的創新產品變成和MP4一樣的血腥和乏味
- iPAD1價格領跌,全行業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國際大廠紛紛推遲了平板電腦的新品研發來應對產品定位上的變化
- 國內一線品牌高端產品銷量直線下滑,二線品牌最好的產品形態被迫壓縮到千元以內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國產平板電腦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
低端產品趨向“低價走量化”:這部分產品集中在7寸以及7寸以內,個別分布在8寸(4:3),10寸(16:9)低價市場以及9.7寸iPAD高仿市場。預計未來7寸尺寸以內的產品,價格定位會到人民幣299元、399元、499元。
中高端產品定位走向差異化:國內廠商會選擇避開與國際品牌在主流中高端市場的直接競爭,而主推如E人E本、聯想IDEA PAD為代表的偏向商務的平板,以及面向高端偏娛樂、游戲、行業應用、教育類的平板產品。
如深圳發掘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電容+電感”雙觸控MID解決方案,就綜合了兩種觸控技術的特點,可使用手和筆控制,方案可適用于商務、教育等細分市場。 本文整理自2011CCEF創新方案大講臺的演講內容,欲了解更多詳細信息請訪問http://www.52solution.com/activities/cedf2011